反洗钱信息安全是金融机构的法定义务,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不会侵犯客户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我国《反洗钱法》高度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要求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业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对社会公众来说,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也是远离洗钱犯罪的关键一步。如果不慎被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尤其是金融信息,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洗钱的工具。做好信息保护,你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1.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的价值不断凸显,个人信息相关的违法犯罪日益严重,个人信息保护法便是在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日益强烈的需求中应运而生。
个人信息保护法不仅建立了权责明确、保护有效、利用规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从而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的基础上,还促进了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信息的自由安全的流动与合理有效的利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
类别 例子 个人身份信息 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个人财产信息 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 个人账户信息 账号、账户开立时间、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个人信用信息 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个人金融交易信息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 衍生信息 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3. 如何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1)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切勿在网络上或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5)谨慎处理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等,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4. 如果信息被泄露可以向什么部门举报?
个人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总结: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有助于监测和阻止不法资金流动,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金融系统隐藏非法收入。一方面,个人有义务配合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用于确认交易的真实性,确保交易参与者合法合规。另一方面,个人也要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防止自己被卷入不法分子的洗钱行为。
温馨提示:保护个人信息至关重要,务必提高信息安全意识!